北京朝阳:打造“可逛可玩可拍”的牡丹盛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太阳宫天姿牡丹园,北京一片占地60亩的朝阳牡丹花海正蓄势待发。5万余株牡丹,打造的牡丹盛以及从甘肃、可逛可玩可拍菏泽等地远道而来的北京数十个珍稀牡丹品种,正缓缓绽放展现给京城百姓。朝阳
在4月19日开幕的打造的牡丹盛第二届北京朝阳花园节暨第二届天姿牡丹节上,记者看到游人如织,可逛可玩可拍不少身着汉服的北京游人在牡丹花丛中间拍照留念。
朝阳区太阳宫地区工委副书记杨帆介绍,朝阳作为北京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打造的牡丹盛牡丹专类园,天姿牡丹园今年从菏泽牡丹园移植而来的可逛可玩可拍百年牡丹树王“万卷书”,成为本届牡丹节最受瞩目的北京明星。此外,朝阳园区内还有鸣月、打造的牡丹盛凤求凰、洛神、点绛唇5株近百年的牡丹树,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牡丹文化、观赏牡丹珍稀品种的绝佳机会。
除了雍容华贵的牡丹,今年牡丹节的活动也格外丰富。今年园区打破突破传统赏花模式,构建出“可逛可玩可拍”的沉浸式消费体验空间。深度融合热播剧《国色芳华》的国风美学,太阳宫地区联合华策影视在园区内复刻剧中“何惟芳小院”“花满筑花房”等经典场景。园区内还每天定时举办汉服游园会,提供汉服、油纸伞等道具租借,专业妆造师现场服务。游客可身着汉服,在专业摄影师的服务下,在花海中拍摄古风写真,体验“穿越千年”的沉浸式打卡。此外,牡丹主题的指引地贴、诗词装饰等元素巧妙融入园区各个角落,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尽享国色天香的文化意蕴。
4月19日,在第二届北京朝阳花园节暨第二届天姿牡丹节上,游客正身着汉服拍照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摄
本届牡丹节延续“赏花经济”,在市集上,牡丹元素的美食、文创等丰富游客游玩体验。
本届牡丹节也是朝阳区大力推进花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举措,花园式街区建设的理念持续落地生根。太阳宫地区工委书记陈鹏表示,将依托天姿牡丹节,深度推进“一园一花一品”花园城市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动花园式街区的打造,以太阳宫公园为辐射点,有序扩大牡丹种植区域、系统展示牡丹元素、丰富文化传承场景。
联系我们
如果您想对易数科技有限公司的、、、、等产品进行相关了解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联系热线:020-123456789
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admin@aa.com
020-123456789
友情链接:
到这座博物馆,赏“千峰翠色”
安徽有23地上榜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
清华大学暑期恢复校园开放参观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国家医保局:及时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
梁保华:30年不忘初心的基层消费维权“活雷锋”
抵制传销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校园公益宣传活动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2万元的“可喜安”治疗仪能治病?
聚焦“她”样精彩,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
药香与鼓点
到这座博物馆,赏“千峰翠色”
“共促消费公平”——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浙江建德新叶“三月三”续写非遗传承新篇章
婚介公司为女子介绍已婚男士 法院判决退还2万余元服务费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圩美·磨滩: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1000万消费保障”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
辽宁举办首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宋元明清铜器特展”在纽约开展
打传警示录 |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
国家药监局: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720余件精品汇聚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我们这些年俗】撰“联”
两幅《清明上河图》有何不同
极光之夜·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
村子很“潮”:安徽归巢游子“唤醒”青山
打传警示录 |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
中消协启动2022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舆情监测报告 出行体验、观影服务成吐槽热点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